“五·一”七天长假过去了。一上班,出游的人与不出游的人都在议论一个话题:节日出游怎么如此困难?!许多想出游而没出游成的人在抱怨,临出门时没票了,旅游计划因交通问题而泡汤,城里的旅游景点也是人山人海,游兴索然。
与80年代绝对的出行难相比,此次出行难是与长假日的推出相伴而生的。从平时看,我国交通状况目前基本上处于吃不饱的程度,运力有所过剩,有的航班一架飞机上只坐不到一半的旅客。而一到节假日,则又捉襟见肘,不够用,甚至连乘务员的座位都要挤出来派上用场。这是一种两难的交通状况。
就平时而言,似乎要削减公司、航班、航线、车次;但一到节假日,则要大大地加班、加车,甚至动用社会车辆参与运输,这一特殊的交通经济现象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下去,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也将在这种张张弛弛、松松紧紧中度过一年又一年。
从发展趋势看,我们交通运输的潜力仍然很大,不要说达到发达国家随到随走的从容状态;就是从总量上看,我国交通运输量也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。无论从人均出行次数与出行量来看,中国交通也还有较大的发展余地。如果按发达国家年人均出行6次计算,我国的交通设施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。也许从这一点来说,波音与空客公司对中国未来航空市场发展的预测是正确的。你别看今天的中国机队只有500架飞机,但今后20年内将需要1500架左右的新飞机,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在市场。也许我们自己对这一空间的认识还很不足,但经济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,交通的发展必须跟上这一发展规律,否则,“瓶颈”会越来越紧。
早在改革开放之初,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,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多修点铁路、机场、港口没有坏处。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12亿多人口的大国,何况,我们的底子差,至少在可见的将来还不存在超前问题。现在,民航的客运量一年才6000万人次,铁路的客运量一年也才10多亿人次,不要说9亿农民一年出行一趟,就是3亿多城里人一年增加出行一次,中国交通都会爆棚。
前一段时间,有人看到高速公路上车少了,就说高速公路建得多了;机场上了几个,就说重复建设了,这其实是一种静态的发展观,没有考虑到交通建设本身应有的超前量。今年“五·一”长假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,也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,我们必须坚定信心,趁目前国力有可能的时候,加速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,将新瓶颈消灭在萌芽状态。